科学研究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科学研究 - 学术动态
“通识教育讲座”第41讲“自鸣不幸和关爱他人——兼及科举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6-03-28 来源:劳动经济学院
 
主讲人:陆建德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时间:2016330日(周三)下午130330
地点:博学楼506
主办方:劳动经济学院、教务处
        一、主讲人简介:
陆建德,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
1978年考入复旦大学外文系,1982年毕业后由国家教委选派留学英国剑桥大学。1990年获博士学位,同年年底就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2001年任外文所副所长,2008年任外文所党委书记兼副所长。在外文所工作期间兼任社科院研究生院外文系主任、研究生院学位委员会副主席和教授委员会执行委员、《外国文学动态》主编(2002年至2009年)、《外国文学评论》主编(2010年)。20108月任文学所所长,兼文学系主任,《文学评论》主编,《中国文学年鉴》主编。
专著:
1.《麻雀啁啾》,三联书店,1996年。
2.《破碎思想的残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3.《思想背后的利益》,广西师大出版社,2005年。
4.《潜行乌贼》,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8年。
译著:
1.《考德威尔文学论文集》,与薛鸿时等同译,百花洲出版社,1995年。
2.巴特勒著《浪漫派、叛逆者、反动派:1760年—1830年英国文学及其背景》(牛津大学出版社、辽教出版社,1998年),与黄梅合译。
主编:
1.《二十世纪世界散文选》,北京师大出版社,2006年。
2.《托·斯·艾略特文集》,共五卷(包括诗作一卷、剧本和批评文章各两卷),译文出版社。
二、演讲主题选择背景与介绍:
通识教育首先是自由教育,即大学是人文精神的摇篮,要致力于对自由与人文传统的继承。通识教育还是公民教育,即大学是人格养成之所,其目的在于培养自由社会中心智和人格健全的现代公民,包括个体能力的发展、权利与义务伦理的塑造以及公共美德的培育。
劳动经济学院致力于通过开展系列通识教育讲座的方式,提供有关知识广度的教育,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社会和世界,了解人类知识整体的全貌,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完善人格,传递重要的价值观,提供给学生应对职业和世界变化的知识基础。
我们荣幸地邀请到陆建德教授作为本次讲座的主讲人,演讲主题是“自鸣不幸和关爱他人——兼及科举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