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科学研究 - 学术动态
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公告(区域经济学2组)
发布时间:2022-12-04 来源: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

答辩人员名单:

姓名

专业

论文题目

导师

史晓辉

区域经济学

中国经济增长奇迹的经济地理解释——经济地理重塑的量化视角

杨开忠

李少鹏

区域经济学

纳入环境保护的空间经济增长模型

杨开忠

姓  名

职称/博硕导

工  作  单  位

在委员会中担任的职务

备注:是否回避本人学生、是否为行业专家等

赵作权

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

答辩主席

已回避

文余源

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人民大学

答辩委员

已回避

王德起

教授、博士生导师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答辩委员

已回避

彭文英

教授、博士生导师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答辩委员

已回避

叶堂林

教授、博士生导师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答辩委员

已回避

答辩秘书

孙瑜康

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注:硕士答辩秘书可不填写职称,博士答辩秘书请填写职称或是否具有博士学位

答辩时间:2022年12月14日下午13:30-17:30

答辩地点:腾讯会议 会议ID:431-975-624 密码:221214

详情:https://cjx.cueb.edu.cn/kxyj/kyxx/138605.htm

 

学位论文简介1

论文将“距离(Distance)—分割(Division)—密度(Density)—异质(Difference)”的“4D”经济地理范式纳入到一般均衡框架,以此构建涵盖中国经济地理“4D”特性与中国经济增长互动关系的经济地理增长模型,揭示出经济地理与经济增长的互动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尝试将理论与经验紧密结合,从经济地理重塑视角对中国“增长奇迹”进行全面、系统的量化解释。研究发现距离、分割、密度与异质四大地理特性相互作用,并协同作用于中国的经济增长;基于对经济地理增长量化模型的求解,系统验证了基于“4D”特性的经济地理重塑是经济发展的成功之道。论文的研究为经济地理重塑促进中国经济增长这一定性观点提供了确切的定量依据和可靠的经验证据,为中国经济增长奇迹提供了一种新解释。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一)学术论文

[1]SHI X, CHU J, ZHAO C. Exploring the spatiotemporal evolution of energy intensity in China by visual technology of the GIS[J]. Energy, 2021, 228: 120650.

[2]ZHU W, SHAN S, SHI X, et al. Research on the establishment and stability of the 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 air pollution cooperative control alliance: An evolutionary game approach [J]. Discrete Dynamics in Nature and Society, 2021.

(二)科研项目

[1]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专项课题:“双循环”背景下山西争先崛起的经济地理重塑研究(2022YD061

 

 

学位论文简介2

论文《纳入环境保护的空间经济增长模型》是在新空间经济学思想架构内,通过构建纳入环境保护的新空间经济增长模型从理论上揭示了环境保护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和作用机制,并且运用空间计量方法对研究结论进行了实证检验,在此基础上,以特殊类型区域——流域和特殊类型环境保护方式——流域生态补偿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应用研究,构建了一个纳入环境保护的流域经济增长模型,从理论上揭示了生态文明时代促进流域经济增长的重要逻辑,最后提出一些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1]纳入水资源利用量配置变化的流域生态补偿机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22,32(11):184-197.

[2]生态文明视角下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研究[J].生态经济,2022,38(02):217-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