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科学研究 - 学术动态
ISEM学术论坛[101]
发布时间:2017-05-23

题目:金融资产收益率的人口结构悖论:来自递延储蓄和替代效应视角的解释

报告人: Chao Zhu (Professor,  School of Finance/CUEB)

报告时间:2017524日(周三)2:00 pm

地点:国际经管学院会议室(诚明楼三层)

主办方:国际经济管理学院

Abstract

通常认为中年人口伴随着高储蓄倾向推升金融资产收益率。但是,本文却发现:少年人口占比显著提高金融资产收益率;中年和老年人口占比表现为负向影响。且这一发现通过了多重稳健性检验,在不同金融市场、模型设定、人口变量和数据库选取中稳健成立。这与生命周期理论的思想相违,可谓之金融资产收益率的人口结构悖论:为什么少年人口占比反而推高金融资产收益率?本文随后从递延储蓄和替代效应的视角对这一发现作出了解释。(1)少年人口的递延储蓄需求才是决定储蓄的关键。出于预期和远期储蓄的考虑,相对于中老年人口而言,少年强则储蓄强,少年更能引起储蓄及对金融资产的需求。中老年人口自身比例高则相当于利好出尽,对于储蓄增量的解释能力有限。(2)房产为代表的非金融资产分流了金融资产收益率,替代金融资产市场发挥蓄水池作用,影响了金融资产收益率的生命周期特征。最后本文还基于人口学视角,对中国未来的股市收益率作了预判。基于中国人口结构预测趋势判断,中长期内资产收益率上升通道关闭的可能性很大,至少从人口学视角而言如是。

Biography

朱超,1992.091996.07,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系,金融学学士;1999.092002.07,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金融学硕士;2004.092007.06,南开大学经济学院金融学系,金融学博士;明尼苏达大学、密歇根州立大学访问学者。研究领域包括国际金融学、货币经济学、宏观金融。个人网页地址:http://jrx.cueb.edu.cn/szll/js/29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