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辩人员名单:
姓名 |
专业 |
论文题目 |
导师 |
||||
李海波 |
城市经济与战略管理 |
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我国新型合作建房模式研究 |
段霞 |
||||
答 辩 委 员 会 成 员 |
姓 名 |
职称/博硕导 |
工 作 单 位 |
在委员会中担任的职务 |
备注:是否回避本人学生、是否为行业专家等 |
||
周素红 |
教授、博士生导师 |
中山大学 |
答辩主席 |
已回避 |
|||
曹 裕 |
教授、博士生导师 |
中南大学 |
答辩委员 |
已回避 |
|||
柯文进 |
教授、博士生导师 |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
答辩委员 |
已回避 |
|||
安树伟 |
教授、博士生导师 |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
答辩委员 |
已回避 |
|||
吴 康 |
教授、博士生导师 |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
答辩委员 |
已回避 |
|||
答辩 秘书 |
毛琦梁 |
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
注:硕士答辩秘书可不填写职称,博士答辩秘书请填写职称或是否具有博士学位 |
||||
答辩时间:2022年12月12日下午14:00-16:00
答辩地点:腾讯会议 会议ID:924-819-742 密码:221212
详情:https://cjx.cueb.edu.cn/kxyj/kyxx/138611.htm
学位论文简介
在国家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住房制度背景下,论文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视角,综合应用自组织理论、回声模型、涌现理论、演化博弈模型、结构方程模型等理论与方法探讨我国新型合作建房模式系统架构及其演化机制与支持体系。首先,在对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分析以及国内外合作建房实践总结的基础上,建立了新型合作建房模式系统框架;其次,从组织、网络和功能三个维度深入探讨了新型合作建房模式的运行规律与演化机制;最后,基于理论与实证分析,提出了促进我国新型合作建房模式发展的支持体系与对策建议。论文的研究为合作建房模式的运行与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理论解释,亦为我国住房保障、合作建房实践提供了新模式和可行性方案。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一)学术论文
[1]Haibo Li , Haitao Li, Shengyu Guo , Xuelong Fan and Feiyue Liu. Study on Group Differences in Migrant Workers’ Urban Integration in China[J]Front. Integr. Neurosci. 2022.05.
[2]李海波,毛现桩.城市社会网络嵌入对农民工返乡创业意愿的影响——基于结构和关系双维度嵌入的实证分析[J].城市问题,2021,309(04):33-42.
[3]李海波,张延吉.农民工城市居住福利对其城市融入的影响——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实证分析[J].城市发展研究,2020,27(04):11-14+25.
[4]李海波,仇保兴.城市级别对农民工市民化倾向的影响[J].城市问题,2019, 292(11):20-29.
[5]李海波,陈政,欧沙.县域城镇化与人口回流耦合关系研究——基于湖南省88个县(市)数据的分析[J].经济地理,2019,39(11):25-32.
[6]李海波.保障房居住满意度影响因素及城际差异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18, 2898(50):11-19.
(二)科研项目
[1]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城-乡”社会网络嵌入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社会效应评价与支持体系研究(22YJCZH077)
[2]主持长沙市科技计划项目:复杂适应系统理论视角下农民工返乡创业支持体系研究(kq2014006)
[3]主持湖南省社科成果评审委一般项目:县域城镇化与劳动力回流耦合机制及影响因素研究(XSP19YBZ069)
[4]主持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优秀青年项目:双重社会网络嵌入下农民返乡创业绩效评价与提升研究(20B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