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辩时间:2022年12月11日 9:00
答辩地点:腾讯会议 ID: 644-783-766,密码:0504
答 辩 委 员 会 成 员 |
姓 名 |
职 称 |
工作单位 |
在委员会中担任的职务 |
陆杰华 |
教授/博导 |
北京大学 |
答辩主席 |
|
王广州 |
教授/博导 |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
答辩委员 |
|
唐代盛 |
教授/博导 |
北京交通大学 |
答辩委员 |
|
曾雪婷 |
教授/博导 |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
答辩委员 |
|
肖周燕 |
教授/博导 |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
答辩委员 |
|
王超 |
讲师 |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
答辩秘书 |
|
答 辩 学 生 |
姓名 |
专业 |
论文题目 |
导师 |
梁高杨 |
劳动经济学 |
公共服务对城市劳动力空间集聚的影响研究 |
童玉芬 |
学位论文简介
劳动力向城市集聚仍是中国人口和劳动力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随着劳动力的家庭化、工作化迁移,以及国家《十四五规划》提出的“以人为本”新型城镇化建设,公共服务对劳动力向城市集聚的影响越发明显。基于此,本文尝试对3个方面进行探索:(1)城市除了高收入、广阔产业市场等经济因素吸引劳动力聚集之外,城市公共服务能否成为促进劳动力空间集聚的新动力?(2)在不同规模的城市,公共服务对劳动力空间集聚作用的是否会有所差异?(3)城市群内城市的公共服务对劳动力空间集聚影响如何、有何特点?基于已有理论和相关文献,本文利用《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01-2020)》282座地级市的数据。首先,对城市劳动力空间集聚和公共服务的现状特点进行总结分析。其次,进行公共服务影响劳动力集聚的理论模型推导,并提出两者“半倒U型”非线性影响关系的假设。最后,进行公共服务对劳动力空间集聚影响的实证分析,进一步验证非线性作用效果,不同规模城市的异质性表现,以及城市群内城市的表现。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1] Liang Gaoyang , Xu Long , Chen Liang . Optimization of Enterprise Labor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Quality Optimization Model[J]. Complexity, 2021, 2021(5):1-10.【第一作者,JCR2区】
[2] Liang Gaoyang , Cao Peng , Liu Yang . Optimization and Simulation of Lab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formation Platform Based on Internet of Things[J]. Hindawi Limited, 2021.【第一作者,JCR3区】
[3] Guo Yixuan , Liang Gaoyang . Perceptual Feedback Mechanism Sensor Technology in e-Commerce IoT Application Research[J]. Hindawi Limited, 2021.【通讯作者,JCR3区】
[4]杨莹, 梁高杨. 微型金融对农村妇女反贫困的国内外实践研究[J]. 农业经济, 2022(9):3.【通讯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