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科学研究 - 学术动态
讲座通知——牛津大学新发现的明代航海图:明代海洋贸易
发布时间:2019-11-18 作者: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

主讲人:聂洪萍

主题:牛津大学新发现的明代航海图:明代海洋贸易

时间:2019年11月20日13:30

地点:博远楼1号报告厅

主办: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

主讲人简介:

聂洪萍博士,牛津大学中国中心研究员、主任助理,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研究员,牛津分析公司中国区域顾问,牛津高峰教育企业总监。获美国密执安州加尔文学院教育学硕士、美国加州百欧拉大学跨文化教学博士。聂洪萍博士在牛津大学任教多年,在中西方教育方面有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善于运用跨学科方法研究当代中国历史、社会与教育,专著《东西洋航海图与明代中国》由牛津大学图书馆出版,其论文发表在世界顶级学术刊物美国《当代中国研究》,多次被世界知名学者及《经济学家杂志》《每日邮报》等英国主流媒体引用和报道,并接受英国广播公司国际部采访。曾在中共党史研究室、复旦大学、武汉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等高等院校讲学。

内容简介:

2008年,美国历史学家罗伯特·巴切洛尔在博德利安图书馆的藏品中发现了《明代东西洋航海图》。2008年,美国历史学家罗伯特·巴切洛尔在博德利安图书馆的藏品中发现了《明代东西洋航海图》与其他将陆地置于世界中心的中国古代地图不同,17 世纪的塞尔登地图绘制了明代贸易路线图,描绘了西伯利亚、日本和菲律宾等地区。本研究探索了除精美地图的视觉形式和功能之外更广泛的社会和文化背景和相关历史。它揭示了地图背后的叙事,从突破性的制图技术到中国、海上贸易和更广泛的西方世界之间的互联。作为一种表现手段,《明代东西洋航海图》讲述了全球经济和贸易诞生时东方与西方相遇的故事。这张地图反应了社会、文化和经济方面国际化的明代中国,有助于纠正对明代中国的误解。与其他将陆地置于世界中心的中国古代地图不同,17 世纪的《明代东西洋航海图》绘制了明代贸易路线图,描绘了西伯利亚、日本和菲律宾等地区。本研究探索了除精美地图的视觉形式和功能之外更广泛的社会和文化背景和相关历史。它揭示了地图背后的叙事,从突破性的制图技术到中国、海上贸易和更广泛的西方世界之间的互联。作为一种表现手段,《中国塞尔登地图》讲述了全球经济和贸易诞生时东方与西方相遇的故事。这张地图反应了社会、文化和经济方面国际化的明代中国,有助于纠正学术界对明代中国的误解。

The Selden Map of China was discovered hidden in the Bodleian Library’s collections by American historian Robert Batchelor in 2008. Unlike other ancient Chinese maps, which place the landmass at the centre of the world, the 17th-century Selden Map looks outwards, charting Ming Dynasty trade routes and depicting areas including Siberia, Japan and the Philippines. This study explores the wider social and cultural contexts and associated histories beyond the visual form and function of the beautifully-made map. It uncovers the narratives behind the map, from its ground-breaking cartographic techniques to the interconnections between China, maritime trade, and the wider western world. As a means of representation, the Selden Map of China tells stories of the East meeting the West at the birth of global economy and trade. Through multifaceted representation and symbology, this map projects a cosmopolitan Ming China in social, cultural and economic aspects. It helps readdresses misconceptions of Ming China as isolated and imagining a more globally connected,modernised count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