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教学单位:
学校以创新、改革为动力,近期出台了“本科公共英语改革方案”(首经贸政发〔2016〕12号)和“数学类公共课程改革方案” (首经贸政发〔2016〕13号)。为落实这两个文件精神,特通知如下:
本次改革的基本原则共三点:第一,以学生为本,满足学生个性化、多样性需求;第二,强化对学生应用能力培养;第三,协同推进、整体性改革。
本次改革的主要内容为:
(一)本科公共英语
1.建立分段、分类、分级教学体系
把公共英语教学分为两个阶段,一年级以通用英语类课程为主,夯实学生语言基础;二年级提供多类应用性课程,强调实践应用能力培养,满足学生个性化、多元化需求;将一年级公共英语教学分为A、B、C三级,A级侧重拔尖创新人才培养;B级侧重国际化人才培养;C级侧重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二年级实行分类教学,将课程体系划分为专门用途英语类、跨文化交际类、外教口语实践类以及社会化考试培训类等。
2.完善教学方法与手段
关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促使学生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采用任务式、合作式、项目式、互动式等教学方法,使教学活动实现由“教”向“学”的转变;开发以翻转课堂为主的线上网络教学和线下面授教学相结合的英语教学手段。
3.丰富教学资源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引进一批网络视频课程,开发一批具有本校特色的微课、慕课等课程;进一步完善大学英语信息化教学平台,为全校师生提供丰富多样、数量充足的英语自主学习资源。
4.重构测评体系
课程考核注重应用能力测试,强调过程考核,强化听说能力培养。在公共英语学习的最后一学期,统一组织英语水平综合测试,口试和笔试各占50%,作为该学期的期末总评成绩。口试考核小组由校外教师、外教及校内教师组成,校内教师实行交叉、回避制度,以保证考试的客观、公平、公正。
(二)数学类公共课程
1. 建设微课资源和试题库
针对四门课程的核心知识点拍摄不少于300段微课程视频,每段视频长度10-15分钟。同时,基于我校本科专业的特点,采取自主建设与引进成熟试题库相结合的方式,突出财经类高校数学教学特点,建设知识点覆盖面全、难度系数合理、满足我校人才培养需要的数学类公共基础课试题库。
2. 改革教学方式和考试方式
教学方式由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向课内课外、线上线下、校内校外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转变,促进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在微课程建设和试题库建设的基础上,对数学类基础课程的重修考试增加考试次数,由“学年考”变成“学期考”。考试组织采取考教分离、试题库随机抽题、密封流水阅卷的形式,保证考试的公正性和严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