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更好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新时代首都发展,落实学校第五次党代会精神,扎实推进专业数智化转型与高水平人才分类培养模式改革,全面提升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国际化的“三型一化”人才培养质量,在学校本科分类人才培养特色班(实验班、国际班、卓越班)1.0版本基础上,打造全新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高水平特色班(以下简称“特色班”)。现将有关申报事项通知如下:
一、建设目标
特色班建设,旨在通过打造国内一流国际知名高水平研究型财经大学人才培养新体系与新模式,培养一批富有创新能力,具备复合知识结构、知识转化能力及国际视野的“三型一化”拔尖创新人才。
二、建设思路
各申报学院结合学校数字经济交叉学科建设和专业发展定位,在充分论证社会人才需求和专业建设目标的基础上,制定特色班人才培养方案,确保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的最终实现。
三、建设内容
特色班应以面向新时代首都发展需求和学生职业生涯发展需求为导向,以数智化转型引领专业结构调整优化和内涵提升,促进专业领域创新发展。特色班要结合学校办学定位和专业优势特色,通过优化师资队伍、加强平台建设、重构课程体系、开发新型课程、更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和改革考核评价方式等,统筹推进人才培养方案、优质教材体系、一流课程体系、实习实训平台等教育教学改革,形成特色化的人才培养方案。
(一)创新教育教学组织模式
特色班应系统推进教学组织模式、学科专业结构、人才培养机制、学业分流机制等方面的综合改革,实现差异化、特色化人才培养。将科研实力、学科综合优势与特色班专业建设相结合,实现创新型拔尖人才培养。将专业交叉融合与特色班专业建设相结合,实现复合型拔尖人才培养。将行业特色、产业需求与特色班专业建设相结合,实现应用型拔尖人才培养。将国际核心竞争力培养与特色班专业建设相结合,实现国际化拔尖人才培养。
(二)深化协同育人机制
结合特色班办学定位,培养学院应在培养过程中积极深化多主体协同育人机制,与国内外高层次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以及头部企业加强人才培养合作。与高层次科研机构共建科教融合基地,带领学生参与前沿课题研究;与国内知名院校开展校际联合授课,聘请国内顶尖学者讲授专业课程;与头部企业共建实习实践基地和实验教学中心,共同打造专业实践课程,联合指导学生实习实训;与国外知名院校开展国际合作,为学生提供参加暑期学校、国际交流的机会。
四、保障措施
1.特色班实行高考选拔、单独编班、动态调整。特色班按招生专业进入学校招生目录,采取单独编班、高水平特色培养,未通过考核的学生将进行适时分流,同时选拔一定数量的优秀学生进入特色班学习。
2.配备优质教学资源。学校为特色班学生提供丰富优质的课程资源,引导学生跨学科、跨专业学习;采用国内外学科前沿教材,既研习经典、强基固本,又瞄准学科前沿、不断创新。
3.实施学业导师制度。安排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方法一流、科研实力雄厚、热爱本科教育的校内外优秀教师或行业导师指导学生学习,制订个性化学业计划和学业生涯规划,带领学生参加课题研究和学术会议。
4.实行研究生推免政策倾斜。在符合学校和学院推免政策情况下,适当增加特色班推免奖励指标。
5.提供建设资金保障。学校对特色班建设提供经费支持,经费专款专用,主要用于特色班学生校际培养、企业实习实践、学生国际交流、聘请行业导师、聘请外籍教师等经费支出。
五、具体要求
1.学院须先期进行充分论证,选择契合新时代首都发展战略需求,且专业建设基础较好、办学成效显著、现有教学基础和实习实训条件能满足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需求、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完善的本科专业自愿申报,学院现有特色班(如实验班、国际班、卓越班、全英文班等)须纳入本次特色班申报体系中。教务处组织专家论证,报学校审批。
2.学院须成立“特色班工作组”,负责对特色班建设的指导、实施、协调与管理等相关工作。
3.特色班建设周期为四年,教务处组织专家对特色班建设进行考核,考核不合格的将停止特色班招生。
六、材料报送
各学院于12月15日前将纸质版《申报书》(附件1)(一式三份)、《申报汇总表》(附件2)(一式一份)签字盖章后交至招生办公室(博纳楼536),电子版发送至zhaosheng@cueb.edu.cn。
联系人:段莹莹,电话:83951007。
附件1: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三型一化”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高水平特色班申报书
附件2: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三型一化”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高水平特色班申报汇总表
教务处
2023年12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