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金融学博士,现任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院长,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首席专家。《证券市场导报》特约编委。在《经济研究》、《管理世界》、《经济学(季刊)》、《管理科学学报》、《金融研究》、《世界经济》、《财贸经济》、Pacific-Basin Finance Journal, European Journal of Finance等国内外重要期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独著和参著多部中英文著作,主持十余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曾获得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广东金融学会优秀金融科研成果一等奖、亚洲金融学会最佳论文奖等多项科研奖励,荣获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称号。
教育背景
香港城市大学,经济及金融系,金融学专业,金融学博士学位;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统计与金融系,金融学专业,经济学硕士学位;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统计与金融系,金融学专业,经济学学士学位。
工作经历
2023.11—至今,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院长,教授,博导
2011.01—2023.10,中山大学岭南学院,教授,博导
2007.01—2010.12,中山大学岭南学院,副教授
2003.10—2006.12,中山大学岭南学院,讲师
2013.01—2016.10,中山大学岭南学院金融系主任
2008.01—2012.12,中山大学岭南学院金融系副主任
访问经历
2008.01—2008.06,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访问学者
2016.02—2016.03,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访问学者
2022.09—2023.06,美国西切斯特大学工商与公共管理学院,访问学者
研究领域
金融市场,公司金融,金融风险管理
代表性学术成果
代表性论文:
(1)陈少凌,周开国*,杨海生,钟嘉颖:分析师利空关注与公司投资效率:“萝卜”加“大棒”,《金融研究》,2024年第1期。
(2)周开国,季苏楠:中央政策统筹下的区域金融风险形成体系研究,《财贸经济》,2023年第3期,71-85。当期封面文章。
(3)周开国,关子桓: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运行效率研究—基于动态套期保值及价格发现的证据,《国际金融研究》,2023年第2期,73-85。当期封面文章。
(4)周开国,邢子煜,杨海生:银行负债结构与企业信贷获取,《经济研究》,2022年第8期,191-208。
(5)周开国,邢子煜,杨海生:全球贸易网络与股票市场收益影响力,《经济学(季刊)》,2022年5月,第22卷第3期,889-910。
(6)Wang Qijian, Zhou Kaiguo*, Common Ownership and the Spillover Effect of Market Reaction: Evidence from Stock Exchange Comment Letters, Pacific-Basin Finance Journal (SSCI), 2022, Vol. 73, 101729.
(7)周开国,邢子煜,杨海生:宏观经济信息与金融市场关联性—来自混频动态条件相关系数模型的证据,《金融研究》,2021年第11期,41-59。
(8)周开国,季苏楠,杨海生:系统性金融风险跨市场传染机制研究—基于金融协调监管视角,《管理科学学报》,2021年第24卷第7期,1-20。
(9)周开国,邢子煜,彭诗渊:中国股市行业风险与宏观经济之间的风险传导机制,《金融研究》,2020年第12期,151-168。
(10)周开国,卢允之:金融结构与国家创新:来自OECD国家的证据,《国际金融研究》,2019年第3期,24-33。
(11)Zhou Kaiguo, Runyu Yan, Yanchu Liu*, Vertical Merger, R&D Collaboration and Innovation, European Journal of Finance (SSCI, ABS三星), 2019, 25(14): 1289-1308.
(12)周开国,闫润宇,杨海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企业的退出与进入:政府和市场的作用,《经济研究》,2018年第11期,81-98。该期封面文章。
(13)周开国,杨海生,伍颖华:中国香港股票市场的溢出效应和收益引导角色—基于亚太地区股票市场的分析,《管理科学学报》,2018年第21卷第5期,22-43。
(14)周开国,卢允之,杨海生:融资约束、创新能力与企业协同创新,《经济研究》,2017年第7期,94-108。
(15)周开国,杨海生,伍颖华:食品安全监督机制研究——媒体、资本市场与政府协同治理,《经济研究》,2016年第9期,58-72。该期封面文章。
(16)周开国,邓月:政府控股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基于国际银行业的证据,《国际金融研究》,2016年第9期,51-62。
(17)周开国,应千伟,钟畅:媒体监督能够起到外部治理的作用吗?--来自中国上市公司违规的证据,《金融研究》,2016年第6期,193-206。
(18)李涛,周开国,刘胜利:什么影响了居民的物价预期?--基于微观调查数据的分析,《国际金融研究》,2014年第5期,3-13。
(19)周开国,应千伟,陈晓娴:媒体关注度、分析师关注度与盈余预测准确度,《金融研究》,2014年第2期,139-152。
(20)Zhou Kaiguo, The effect of income diversification on bank risk: Evidence from China, Emerging Markets Finance and Trade(SSCI), 2014, Volume 50, supplement 3, pp. 201-213.
(21)周开国,徐亿卉:中国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是否稳定,《世界经济》,2012年第5期,106-120。
(22)周天芸,周开国,黄亮:机构集聚、风险传染与香港银行的系统性风险,《国际金融研究》,2012年第4期,77-87。
(23)Zhou Kaiguo, Michael C.S. Wong, Timing Ability of China Mutual Fund Investors, Emerging Markets Finance and Trade (SSCI), 2012, Volume 48, Supplement 3, pp. 116-128.
(24)周开国,李涛,张燕:董事会秘书与信息披露质量,《金融研究》,2011年第7期,167-181。
(25)周开国,李琳:中国商业银行收入结构多元化对银行风险的影响,《国际金融研究》,2011年第5期,57-66。
(26)周开国,李涛,何兴强:香港本地股与中资企业股的流动性差异研究,《世界经济》,2010年第8期,138-160。
(27)何兴强,史卫,周开国:背景风险与居民风险金融资产投资,《经济研究》,2009年第12期,119-130。
(28)周开国,王海港:指令不均衡与个股收益率的关系:对H股的实证分析,《金融研究》,2009年第8期,158-170。
(29)Zhou Kaiguo, and Michael C.S. Wong, The determinants of net interest margins of commercial banks in mainland China, Emerging Markets Finance and Trade (SSCI), 2008, 44(5), pp. 41-53.
(30)周开国,李涛,何兴强:什么决定了中国商业银行的净利差?《经济研究》,2008年第8期,65-76。
(31)李涛,何兴强,周开国:居民对中、外资金融机构的比较评价研究—来自中国九城市的证据,《金融研究》,2008年第2期,180-197。
(32)李涛,黄纯纯,何兴强,周开国:什么影响了居民的社会信任水平?—来自广东省的经验证据,《经济研究》,2008年第1期,137-152。
(33)周开国,李涛,柴俊:中国股票市场上个人投资者与机构投资者的指令执行成本,《世界经济》,2007年第8期,73-85。
(34)李涛,周开国:邻里效应、满意度与博彩参与,《金融研究》,2006年第9期,129-147。
(35)周开国,李涛:国有股权、预算软约束与公司价值-基于分量回归方法的经验分析,《世界经济》,2006年第5期,84-94。
(36)何兴强,周开国:牛、熊市周期和股市间的周期协同性,《管理世界》,2006年第4期,35-40。
(37)王海港,周开国: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分配的不平等程度被低估了吗?-基于帕雷托分布的一个检验,《统计研究》,2006年第4期,8-15。
(38)李涛,周开国,乔根平:企业增长的决定因素—中国经验,《管理世界》,2005年第12期,116-122。
(39)周开国:股票分拆与并股对收益率波动性的影响:对香港股票市场的研究,《世界经济》,2005年第10期,60-70。
出版专著
(1)《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测度与传染机制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3年9月。
(2)《香港股票市场的微观结构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5月。
主持课题
(1)外部突发事件引发金融风险跨市场传染的干预对策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批准号:20&ZD103),起止年月:2021.01-2023.12。
(2)资本市场与中国经济转型研究,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批准号:14JZD007),起止年月:2015.01-2017.12。
(3)媒体监督、公司治理与公司价值:媒体、政府与资本市场协同治理机制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批准号:71572203),起止年月:2016.01-2019.12。
(4)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的相关问题研究:基于市场微观结构方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批准号:71172161),起止年月:2012.01-2015.12。
(5)内地与香港两地上市股票的微观结构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批准号:70803054),起止年月:2009.01-2011.12。
(6)金融支持广东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和对策研究,广东省重点建设学科科研能力提升项目(项目编号:2022ZDJS150),起止年月:2023.01-2025.12。
(7)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形成机理及防范体系研究,广东省基础研究及应用研究重大项目(社会科学类)(批准号:2017WZDXM037),起止年月:2018.01-2020.12。
(8)广东省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研究,广东省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攻关项目(批准号:11ZGXM79001),起止年月:2012.01-2014.08。
(9)粤港澳大湾区产学研合作的作用机制及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的形成机制研究,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项目编号:2021A1515012647),起止年月:2021.01-2023.12。
(10)广东省科技与金融结合的创新机制研究,2014年广东省公益研究与能力建设专项资金项目(编号:2014A080801001),起止年月:2015.01-2016.12。
(11)广东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投融资数据平台与绩效评价体系建设,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项目受理编号:00329492200310029),起止年月:2010.01-2012.12。
(12)广东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投融资行为的路径选择和对策研究,广东省软科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08B070800021),起止年月:2009.01-20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