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风采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学校概况 - 师资队伍 - 学者风采 - 三级教授
冯喜良
劳动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研究领域

劳动关系、劳动就业问题

学习及工作简历

1991至2000年,在(日本)流通经济大学取得经济学学士、社会学硕士和社会学博士学位。2002年、2005年、2007年分别在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日本早稻田大学人类科学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劳动关系研究所做高级访问学者。

2000年至2001年在日本精神技术研究所任研究员(人才测评);2001年7月至今,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任教。

近年来主要承担的科学研究项目

近年来主持承担了各级各类纵向和横向研究课题20余项。主要包括: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集体劳动争议的预防与处理机制系统化建构研究”(2014-2019,课题负责人);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和谐劳动关系构建中的政府规制研究”(2012-2017,子课题负责人);

国家标准委员会、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项目,“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术语国家标准编撰”(国家推荐标准GB)(2019—2021,项目主持人);

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竞标课题,“高校毕业生灵活就业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2020-2021,项目主持人);

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际劳工组织项目,“推进集体协商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劳动行政培训教材),(2017-2018,项目主持人)

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竞标项目,“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标准化建设研究”,(2017-2018,项目主持人)

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项目,“地方拖欠工资劳动争议整体状况分析与对策研究”,(2019—2020,项目主持人)

北京市教委人文重点、北京市社科基金项目  “北京市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状况测评及劳动争议预防机制研究”,( 2010-2011,项目主持人)

北京市教委招标课题,北京市高校毕业生“慢就业”现状、成因及对策研究,(2019—2020项目主持人)

北京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课题,《北京市支持居家养老服务发展十条政策》落实情况和实施效果评估,(2017—2018,项目主持人)

人力资源服务集团公司委托课题,“灵活雇佣中的劳动关系研究”,(2017—2018,项目主持人)

近年来主要论文及学术著作

以“权责对等”原则保障灵活雇佣劳动者权益, 工人日报(理论版),2020.11.9(独著)

The state as regulator? The ‘dual-track’ system of employment in the Chinese public sector and barriers to equal pay for equal work,《Journal of Industrial Relations》62(4),2020-09,P679-702(论文,第一作者)

“发挥系统合力、全面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论文、独著),《中国劳动保障报》(理论版)2019.10

“去产能企业职工依赖、就业能力与退出意愿研究” (论文,第三作者), 中国人口科学,2018.10

“集体劳动争议”与“劳动关系群体性事件”的对话(论文、独著),《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5.06

“积极推进工资集体协商”,《人民日报-理论版5》(第一作者),2013.6.30

“労働争議調停の強化を通して良好な企業労使関係を作る”(论文、独著),「21世紀東アジア社会学」第3号、2010.6

《灵活用工—从人才为我所有到为我所用》(合著、第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4

《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社会转型时期企业劳动关系分析》,独著,中国工人出版社,2012.11

《劳动市场与社会福利》(合著、第二编著),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7

主要学术兼职

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劳动关系分会会长;

劳动经济学会人才发展分会会长

教育部高校社会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中国社会学会劳动社会学专业委员会副会长;

中国劳动学会劳动科学教育分会副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