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教学单位:
根据北京市教委《关于举办第一届北京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的通知》,为深入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和《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教育教学创新,引导高校教师潜心教书育人,形成卓越教学的价值追求和自觉行动,全面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发展、质量提升,市教委决定举办“第一届北京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以下简称大赛)。
根据通知要求,各高校负责自行组织本校教师报名选拔工作,并择优选拔推荐参加市级大赛的教师个人(教师团队)。每一个高校报名参加市级大赛的教师个人(教师团队)不超5位(个)。根据主讲教师专业技术职务等级分正高组、副高组、中级(及以下)组三个组别,各高校推荐参加市级大赛的教师中,正高组、副高组、中级(及以下)组分别不少于1位(个),并适当考虑推荐参加市级大赛教师的学科分布。现将学校选拔相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大赛主题
推动教学创新 打造一流课程
二、大赛目标
(一)落实以本为本。强化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和本科教学的基础地位,运用先进的教学理念,优化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改革考核方式,通过教学改革促进学习革命。
(二)推动教授上讲台。倡导教师“回归本分”,推动教授走进本科生课堂,引导教师热爱教学、倾心教学、研究教学,潜心教书育人,成为德高、学高、艺高的名师,担当起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三)推进智慧教育。提高教师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能力,鼓励教师积极探索智慧教育新形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模式改革,推动信息化手段服务高校教育教学。
(四)强化学习共同体。发挥基层教学组织的作用,鼓励高校以教研室、课程组、教学团队等基层教学组织为基础,建设学习共同体,形成传帮带机制,开展教学研究与指导,推进教学改革与创新。
(五)引导分类发展。引导各类高校顺应高等教育普及化时代的多样化发展趋势,适应信息化时代的教学新要求,结合教师教学发展的不同特点和发展实际,推动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分类发展。
三、参赛对象
北京地区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在职或正式聘用教师,主讲教师近五年对参赛的本科课程讲授3轮及以上。以个人或团队形式报名,鼓励以团队形式参赛,团队成员包括1名主讲教师和不超过3名团队教师。
四、选拔推荐程序
(一)单位推荐
各教学单位负责本单位教师的报名选拔工作,择优推荐参加学校选拔的教师个人(教师团队)。根据主讲教师专业技术职务等级分正高组、副高组、中级(及以下)组三个组别,教学单位推荐参加学校选拔的教师中,正高组、副高组、中级(及以下)组分别限报1位(个)。
(二)学校选拔推荐
学校选拔主要以网络评审为主,选拔评审标准详见附件1。学校组织专家对各教学单位推荐的教师相关材料进行评审,根据评审专家意见,确定学校参加大赛教师人选,向市教委推荐。
五、报送材料要求
1.需提交的材料
(1)申报书(电子版和一份纸质盖章版,详见附件2)。参赛教师基本情况、课程教学创新情况等。
(2)课程教学大纲(电子版,具体要求详见附件3)。课程教学大纲须反映参赛教师教学思想、课程设计思路和教学特色。
(3)课堂教学实录视频及相关材料(上传至百度网盘,提交网盘链接)。实录视频为参赛课程中1学时的完整教学实录(约45分钟的1个视频,视频格式标准详见附件4)。实录视频须在真实的高校课堂授课环境中录制,有参赛主讲教师出镜、有师生互动的镜头,能够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创新,严禁无学生的“表演式”课堂。相关材料包括:课堂教学实录视频信息表(详见附件5)、课堂教学实录视频内容对应的教案和课件,以及其他有助于表明课堂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效果的材料。
课堂教学实录视频及相关材料上传到百度网盘,相关链接和提取码填写在推荐汇总表中。
(4)各单位参加学校选拔的教师个人(教师团队)的推荐汇总表(详见附件6),电子版和一份纸质盖章版。
2. 所有电子和纸质版材料均由教学单位统一报送,报送时间截止到2020年12月30日,电子版材料发送到liping@cueb.edu.cn ,纸质版材料送到博纳楼135房间。
3. 各教学单位应认真做好大赛报名与推荐工作,严格审查参赛教师资格。参赛教师应保证相关申报材料的原创性,不得抄袭、剽窃他人作品,如产生侵权行为或涉及知识产权纠纷,由参赛教师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4. 联系人: 陶老师 83952053 李老师 83951695